冬至是每年的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阴历的日期则不一定,但大抵不超过阴历的十一月。在《尚书》“尧典”中称冬至为“日短”,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后,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
冬至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民俗来自于一个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小小饺子营养多
饺子是一种由面食包馅制成的面食。按面皮用料可分为:白面、榆面、杂面等;按馅类原料可分为:素(菜)馅、肉馅、三线馅等;按熟制方法又可分为:蒸饺、煮饺、煎饺等。
无论什么饺子,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我们的特色食品!饺子虽小,包含着营养健康的很多学问。
促进健康需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食物多样”是其基本的原则。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粮谷类、蔬菜水果、禽肉鱼蛋类、奶类及豆制品、油盐在饺子中都可以有!饺子皮用面粉做的,属于粮谷类;饺子馅用蔬菜、肉类、蛋类、海鲜、油盐等;薄薄的饺子皮包裹着美味的馅,饺子就如同是一个小小的“膳食宝塔”!
小提示
· 自制饺子
自制饺子不仅食物原料安全营养,全家人一起动手、其乐融融包饺子,想来也是一件美事。
· 荤素搭配
饺子馅最好荤素搭配,适量的菜和着适量的肉!或者干脆做成素馅饺子。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样才不会使肉类摄入过多。
· 低盐少油
饺子口味要讲究,健康也需要注意。油盐摄入过多会产生许多不利健康影响,必须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等。所以饺子里的油盐一定也要统筹一下,油每人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盐每人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克。
· 合理烹调
蔬菜含的水分比较多,有人用蔬菜做馅时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来再拌馅。我们可以用菜挤出来的水来拌馅,这样馅不会太稀,营养也不会丢了。
· 不宜过烫
有人喜欢在寒冷的冬天吃烫嘴的饺子。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食管生活在36.5-37.2℃,最高可耐受的温度也就50-60℃。一般我们觉得烫嘴的食物基本上已经到了70℃以上了,如果吃这样的食物容易对我们娇嫩的食管粘膜造成伤害。
(文中图片摘自互联网)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