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0月龄~6月龄婴儿
0月龄~6月龄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多数营养素需求是根据摄入母乳中营养素来确定。母乳中矿物质含量适宜,生物利用率高,如钙磷比例为2:1,有利于钙吸收。铁和锌的生物利用率也较高。同时,母乳成分会随着不同时期而改变,更能满足婴儿不同时期的生理需要,这更是其他代乳品都不能比拟的。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SIgA、IgM、IgG、抗体等)、矿物质和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最好。
6月龄~12月龄婴儿
母乳仍然是其主要且良好的膳食营养来源,可满足此时期婴儿50%以上多种营养素需求。但是此时单纯靠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需要开始逐渐给婴儿提供母乳以外的食物(通常称为辅助食物,简称为辅食),以满足其更多的营养需要。
对于正常出生体重婴儿,6月龄前铁需要可以由母乳和体内铁储存所提供。6月龄以后婴儿体内铁储存几乎耗尽,此时婴儿90%以上铁需求需来自辅食。超过50%的锌、钙等矿物质需求来自辅食。因此,自婴儿6月龄开始,应及时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添加都有可能对婴儿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1周岁~3周岁幼儿
1周岁~3周岁幼儿的生长发育速率虽然较婴儿时期有所下降,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
矿物质需求
钙
· 作用:参与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保护心脏和血管、保护神经系统、参与血液凝固等。
· 重要性:婴幼儿期间钙对生长发育的非常重要,婴儿出生时体内钙含量占体重的0.8%,到成年时增加至体重的1.5%-2.0%,这表明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储留大量的钙。钙摄入不足会明显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表现为“X”或“O”形腿、鸡胸、肋骨串珠、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恒牙稀疏、容易龋齿等。
铁
· 作用: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等。
· 重要性:婴幼儿铁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较高,患病高峰年龄主要是6月龄至2岁的婴幼儿。缺铁除了引起血液系统的改变,还可影响婴幼儿行为和智力的发育,严重贫血还可以增加婴幼儿的死亡率。
锌
· 作用:对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激素调节、细胞分化以及味觉形成等过程有重要影响。
· 重要性:婴幼儿锌缺乏会引起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味觉异常或异食癖、认知行为改变等。
以上矿物质是婴幼儿阶段较容易缺乏的几种,作用极为重要,因此特别提出。
每日推荐量
· 钙:需要量为600毫克/天
· 铁:需要量为9毫克/天
· 锌:需要量为4毫克/天
食物来源钙
奶和奶制品(牛乳104毫克/100克)
豆制品(豆腐164毫克/100克、豆浆10毫克/100克等)
坚果类(黑芝麻780毫克/100克、葵花子仁115毫克/100克、炒榛子815毫克/100克)
小虾(虾米555毫克/100克、虾皮991毫克/100克、)
绿色蔬菜(红苋178毫克/100克、雪里红230毫克/100克、脱水香菜1723毫克/100克,脱水白菜908毫克/100克)
铁
动物肝脏(鸭肝50.1毫克/100克)
动物全血(鸭血39.6毫克/100克)
畜禽肉类(猪肉3.0毫克/100克、牛里脊4.4毫克/100克、冻山羊肉13.7毫克/100克)
鱼类(鲅鱼6.2毫克/100克)等
锌
贝壳类海产品(蛏干13.6毫克/100克、生蚝71.2毫克/100克)
瘦肉(牛前腱7.6毫克/100克、冻山羊肉10.4毫克/100克)
动物内脏(鸭肝6.9毫克/100克、猪肝5.8毫克/100克)
干果(熟山核桃12.6毫克/100克、炒南瓜子7.1毫克/100克)
谷类胚芽和麦麸(小麦胚粉23.4毫克/100克、麸皮5.98毫克/100克)等
(文中图片摘自互联网)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