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宝宝逐步开始了幼儿园的小小集体生活,运动的机会更多,形式也更加丰富。作为父母的您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提高运动能力吗?
走,3-4岁的宝宝走起来已经比较平稳、熟练了,并且能初步控制走路的方向,但步幅较小且不稳定,摆臂幅度小,膝关节灵活性较差,上下肢配合尚不够协调,腰部转动不够灵活,走步时爱东张西望,注意力易分散,排队走步时,保持队形、调节节奏、步幅能力较差等。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改进自然走步动作,让宝宝掌握多种走步方法,培养平衡性、协调性,提高宝宝走步的能力,做到:自然走步时步幅开放、落地较轻、脚尖向前、躯干正直、摆臂自然协调;能独立想出几种模仿性走步动作,习惯排队走步,并能注意保持队形,不掉队。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宝宝前脚掌走、小碎步走、大步走、脚跟走、踏步走、侧走、按照指定方向走、跨过低矮障碍物走、一个跟着一个走、模仿小动物走等多种形式的走步练习,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跑,3-4岁的宝宝跑步时步幅小而不匀,速度慢,控制方向的能力差,直线跑不直,跑动中改变方向费力而迟缓,启动和制动都较慢,稍有碰撞或地面凹凸不平时还容易摔倒,耐力差,速度意识和竞赛意识缺乏,对他人和自身跑步速度的判断力低,对自身跑步速度调节的意识也弱,对竞赛胜负不太关心,跑步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抗疲劳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弱。
让宝宝体验跑步中的乐趣,喜欢和小伙伴做跑步游戏,有提高自己跑步速度的愿望。
让宝宝初步识别自己和小朋友跑的快慢不同,能在成年人引导下克服疲劳,实现跑步的目标。
如何练习?
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宝宝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一个跟一个跑、学马跑、弯腰跑、往返跑等,以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跳,3-4岁是宝宝跳跃能力发展的初期,这时宝宝的跳跃能力较弱,起跳时蹬伸意识差、力度弱、速度慢,手脚配合较差,落地缓冲意识差,稳定性也不好,所以此时的宝宝跳不高、跳不远。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双脚向上跳、向前跳、向下跳,用力蹬地跳起,两臂自然摆动,双脚同时落地,让宝宝尝试立定跳远,体验跳跃的乐趣,和小伙伴一起做跳跃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带领宝宝进行双脚障碍跳,立定跳远、从高处跳下、双脚连续跳、双脚连续纵跳触物等,以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投掷 ,3-4岁宝宝已掌握原地肩侧、肩上、低手投掷和双手头上、双手腹前等投掷动作,但动作不够协调,上肢用力太多,下肢和躯干不能协调配合,方向和出手角度不稳定、不准确、投掷距离近。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学会投掷时快速挥臂,双手腹前投掷时用上腿力,单手肩上投掷时用腰力,让宝宝初步形成躯干用力的意识,能根据目标远近调节用力。
可以通过游戏,变化投掷方式,带领宝宝进行双手胸前投掷、双手头上投掷,单手肩上投掷、单手低手投掷等练习,提高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平衡,3-4岁的宝宝已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可以进行一般的走、跑、跳,但是,快跑、转弯、急停、跑斜坡、跳跃落地等容易失去平衡,以至于摔倒。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初步掌握走平衡木、单脚站立和原地双脚旋转。开始家长可以先手扶宝宝走一定高度的平衡木,然后放手跟着走。平衡木也可以换成两条平行线让宝宝走窄道。总之让宝宝走直线、持物走,走高矮、宽窄、长短不同的平衡木,单脚站立,在斜坡上走,锻炼宝宝平衡和协调能力。
攀登,3-4岁的宝宝攀登时多半并手并脚,动作不灵敏,协调性较差。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勇敢攀登小型器械,大胆地挪动双手和双脚,培养宝宝勇敢的品质。练习攀登的游戏方式很多:上下楼梯、攀登肋木、攀登较低矮的攀登设备等。
钻,钻对于3-4岁的宝宝不是特别难的事儿了,但是,在钻的过程中,有时还会掌握不好屈膝、弯腰和紧缩身体的动作。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通过钻小墙洞、小山洞等练习低头、弯腰、屈腿等协调能力,发展宝宝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运动素质和空间知觉。
爬,爬对于3-4岁的宝宝已经掌握的很好,协调、灵活。
如何练习?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通过练习手膝爬、爬过障碍物、倒退爬等熟练手膝爬行动作,提高爬行速度。
器械,秋千、转椅、小滑梯等,对于宝宝的吸引力很大,但此时的宝宝判断方位、距离、速度的能力低,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力量性差。
如何练习?
成人在保障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启发宝宝战胜恐惧感,帮助宝宝进行多种器械游戏,比如玩秋千、转椅、滑梯等,并逐渐增加器械的高度和难度,增加器械的玩法。
(本文内容参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