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奶的好处如今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居民的骨骼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然而,有一些人喝完奶后会出现肠鸣、腹胀、腹痛、排气、腹泻等症状,有的人还会发生嗳气、恶心等,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乳糖不耐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奶主要由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其中,乳糖是奶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具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助长肠道乳酸杆菌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经消化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如果体内缺乏乳糖酶,奶中的乳糖就不能完全被消化吸收,未分解吸收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存在的细菌发酵产气,就会出现一些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与欧美人群相比,亚洲人群缺乏乳糖酶的比例较高,更易出现乳糖不耐受。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营养与食品研究所杨月欣研究员在第十一次全国营养大会上介绍:我国3-5、7-8、11-13岁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12.2%、32.2%、29%。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也不要从此谈“奶”色变、不再喝奶。其实,我们是可以应对乳糖不耐受。具体建议如下:
1.不要空腹喝奶,在正餐饮奶,或在饭后1-2小时内饮奶。空腹时牛奶在胃肠道通过时间短,乳糖不能很好的被小肠吸收而较快进入到大肠,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
2.合理搭配食物。饮奶时可以和固体食物搭配,如面包等。
3.少量多次饮奶。刚开始不要一次喝太多,先喝50毫升左右,没有不适后再慢慢加量。
4.选择酸奶、奶酪或低乳糖奶。酸奶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分解,因此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现象。另外,有些厂家采用工艺技术,生产出乳糖含量很低或不含乳糖的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首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联系电话:010-66237298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版权所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网站维护:益智国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隐私安全
邮编:100050 | 传真:010-67711813 | 邮箱:ccdcnutrition@ninh.chinacdc.cn
Copyrigh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版权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京ICP备13005340号